为纪念在1997年9月5日逝世的特里萨修女,联合国将每年9月5日定为国际慈善日,旨在客观认识并动员全世界人民、非政府组织和利益相关者通过志愿者和慈善活动帮助他人。今天,“世界家风”小编为您整理了吕忠民一家投身公益慈善的家风故事,欢迎阅读。
一件红白条纹POLO衫,穿了洗,洗了穿,却始终舍不得丢弃;每次出门,总是习惯性地穿上旧布鞋,直到鞋底磨平,才会重新换一双……在家人眼中,吕忠民很“抠门”。但是,一旦做起慈善,他毫不手软,不仅出钱出力为东阳老百姓谋福利,还跨越千里,远赴湖南汨罗传递爱心。
吕忠民出生于1962年,同时拥有市长庚置业有限公司顾问、湖南省汨罗市十二届人大代表、汨罗市政协常委、市台胞台属联谊会横店分会会长等诸多“头衔”。不仅如此,他还是深受横店人信任的“老娘舅”,环卫工人眼中的“热心企业家”,寒门学子口中的“爱心叔叔”……据不完全统计,吕忠民一家已累计向社会各界捐款2000多万元。
壹 身体力行,投身公益近二十年
“好事做得再多也不为过,即便要自己贴钱”,一直以来,吕忠民是这样说,也是这样做的。
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,吕忠民便慷慨捐款,在东阳各地造桥修路、资助贫困生上学、接济贫困患者治疗疑难杂症。2014年5月,在吕忠民儿子的婚礼现场,父子共同出资380万元,成立了长庚慈善基金,交由横店镇慈善协会管理;出资近20万元,向横店镇3所民工子弟学校捐赠68台联想电脑;同时,吕忠民带动亲朋好友,当场结对63名贫困学生。这场正能量满满的慈善婚宴,被中新网、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,网友也纷纷为其爱心点赞。
环卫工人是吕忠民的重点牵挂对象,逢年过节,他都会给横店的环卫工人送去苹果、牛奶等暖心礼物。这一项爱心“事业”,吕忠民已连续坚持了17年。
施玉园是横店镇环卫所的老员工,吕忠民十年如一日的慷慨与爱心,她看在眼里,感动在心头。“吕总真是大好人,十多年来,每年夏天都给我们环卫工人送饮料,中秋节送月饼,春节前又送来水果和保暖衣物。我们只要有人不幸遭遇了车祸、重大疾病等,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帮一把。像吕总这样的爱心企业家,生意一定可以越做越红火。”施玉园说。
贰 跨越千里,远赴汨罗传递爱心
“吕伯伯的家远在浙江,几年来两地穿梭奔波,为我们盖校舍、修跑道、捐桌椅、栽树木、植花草,使我们破烂不堪的校园、摇摇欲坠的校舍变成了汨罗最美的农村小学……”这群学生口中的吕伯伯便是吕忠民。自从2009年与汨罗结缘后,他便不辞辛劳,一次次跨越千里传递爱心。
由于幼年饱尝失学的痛苦,吕忠民只要见到贫困学生,就心怀恻隐。
2009年,吕忠民在汨罗成立了企业。2011年,他了解到汨罗市范家园镇徽山小学因年代久远、设施简陋,急需重建,当即宣布捐款,在学校旧址新建一所希望小学。当地政府还以吕忠民的名字命名这所学校。2012年9月,浙商吕忠民希望小学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。除了捐款修建学校大楼外,吕忠民还出资负责该学校的绿化种植,并配置了350套全新课桌椅及教师办公用品等。
尽管吕忠民目前的工作重心在东阳,但一有时间,他便会带着书包、文具、教材等爱心物资,到汨罗这所小学走走看看。去年,吕忠民还出资100万元,成立了汨罗市吕忠民教学奖教冠名基金,用于支持汨罗教育事业的发展。
“帮助他人,快乐自己。”在吕忠民的影响下,他的家人朋友也都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。去年10月17日,在“脱贫攻坚、罗城有爱”扶贫日专题募捐活动中,吕忠民父子再次捐赠140万元。截至目前,父子俩已在全国各地与300多名孩子结对,资助了800多名贫困学子。
“让爱心成为习惯,让公益成为风尚,让慈善成为自然”,这是吕忠民一直以来的自我要求和行为准则,也是吕家家风。“一个人可以带动一群人,一群人足以温暖一座城。”吕忠民说,爱心的延续,需要更多热心人士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,他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多多关心和支持身边需要帮助的人。